开始用手机版博客主题

2013年11月29日 目录: 评论

统计显示,每1000人里就有几十个手机浏览的,所以不得不考虑做个手机版,方便阅读。

一开始想用CSS实现,参考网上的文章试了一下用@media only screen and (min-width: )这个代码,把不同的样式分别写在里面,让窗口在768以下像素宽时,页面自动选择样式,自适应宽度,在不同的窗口显示不同颜色或字体,图片也自动缩放,在手机上试了下,效果还不错。后来发现IE不能识别,只好放弃。

很多推荐Mobile Themes这个插件的,可以自动识别手机和平板自动选择主题,就是要多加一个或两个主题,好在我用的界面没有侧栏,只要改改宽度和图片显示尺寸,把字体大小转换成EM单位,再把一些手机用不了的功能删了,如RSS等等,就是个简单的手机版本了,用安卓和苹果试了一下都正常。

汉字可能是世上最让网页设计者痛苦痛恨的文字,很多好看的英文网页模板换成中文就丑陋不堪,做网页的人都会对英文网站有各种羡慕嫉妒,英文网页随便做做就很漂亮,这是因为字母笔画简单,没有视觉上高低不平的错觉,英文在电脑上最小可以做到5个像素的高度,同时能保持清晰整齐。

在分辨率1280的手机上看到最小的字体,至少也有几十个像素的高宽,但在电脑上,12像素的宋体已是极限,再小就无法辨认,其实12个像素也无法完整表示汉字的笔画,12像素内只能显示6条横线,笔画稍微复杂的字都坐变形简化处理了,比如事业的“事”字中间有个口,在12像素时这个口子被省略成了两个像素点,加上因汉字字形带来的大小错觉,中文界面总是显得有点乱七八糟。现在电脑分辨率比以前高了很多,网页可以做到1024以上的宽度,字可以比以前小多了,比以前800X600标准屏的时候要好很多,但中文网页还是无法做到完美。

因为发大图片版面宽度有限制,试着去掉了文章页的侧边栏,感觉页面清爽了很多,再回过头看首页和目录就看越看越不顺,很累赘,再说大图在首页摘要里显示也会不够宽,干脆也把首页的侧栏也删了,就成了现在的样子,看上去非常阔气。

其实博客的边栏对多数个人网站来说都是为了显示内容丰富,装点门面而已,好多内容都是为填充版面.比如近期文章,显示的就是首页这几篇,是重复的,分类目录和相 册,通栏上就有链接,也是重复的,只有文章归档没重复,但也不是很重要,完全可以放在个人内页,至于标签,可以在文章页面显示。

新发现,Google搜索结果显示博客作者头像,挺好玩的一个功能,仔细看了一下,原来显示的是Google+里的用户名和头像,设置也很简单,只要在plus.google.com账户里设置好头像,然后在个人资料的链接里选填“我是这个网站的撰稿人”,输入博客名和地址,没有账户就要注册一个。都很简单,唯一麻烦的就是现在上plus.google.com需要翻墙。

还有一步是在博客文章加上Google+的链接,格式如下:

比较少用IPAD上网浏览,所以一直没有注意到IPAD打不开Flash文件,昨天偶然打开网站看,才发现首页的FLASH看不了,又开了几个有焦点图片的网站,都能打开,很奇怪,电脑上右键一看,不知什么时候起,全都换JS了,原来全世界就我不知道这件事,赶快下载了两个代码修改,当中又遇到件古怪事,javascript:void(0) 按钮在其他页面试是好的,唯独在我的首页不起作用,都是弹出空白窗口,一直折腾到天亮也没找到原因,无奈作罢,睡觉。起床后继续,百度一下才知道,

Gravatar(个人全球统一标识)是globally recognized avatar(直译为”全球标识的头像”)的缩写。它可以在一切支持Gravatar的场合显示你的专属头像,就是能让你在发布评论的时候可以使用专属头像,它将和你填写的email地址一一对应,申请步骤如下

WordPress博客装修记录备忘

2011年10月22日 目录: 评论

以前一直用Z-blog的,最大好处源代码简单明了,用熟了可以随心所欲的调用,做出各种也面,对于喜欢用写字板修改编写代码的人来说再好不过,但是现在有新浪,QQ,搜狐各大门户网站开放了API 接口,独立博客的优势又变的多起来,就下决心转过来

对我来说,全地球也找不到一个能让我满意可以拿来就用的博客模板,所以只能自己动手了,改来改去,最后就是现在看到的样子…..